小孩有脓包怎么办?
由于小儿大便干硬,擦肛时损伤了肛门周围的皮肤,细菌乘机在皮肤上繁殖、感染,形成周围脓肿,应该积极治疗。由于孩子不配合,治疗有些困难。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如果脓肿已经形成,可以请外科大夫切开,放出脓汁,外敷鱼石脂软膏或凡士林纱布,保持局部清洁。
患儿应早期治疗,否则炎症加重,病情较难控制,病程延长,并发症增多,治疗也很不彻底,特别是导致肛瘘形成者增多,同时还会引起排便困难和里急后重等诸多不舒适。因此,应该早期治疗。本病采用中药治疗往往即可获痊愈,无需手术。
(1)饮食:一般不限制患儿的饮食。严重者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2)外治法:尽早热敷或熏洗,促使脓肿破溃、局限,防止扩散。
初起红肿可用10%樟脑酒精或清凉油少许涂患处。如小儿能合作,可用5%碘酒消毒局部,再用75%酒精退碘。如肿块处有波动时,宜切开排脓。或常规术前置双氧水棉球擦洗伤口两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1%丁卡因或2%普鲁卡因棉球贴敷肛门部,2~3分钟后作局部浸润麻醉。再用一次性注射针头由低位处穿刺抽到脓液后,于此处切开,以针头斜面作导引,由高向低钝性分离扩大创口,彻底引流。并用纱布伸入伤口清理脓液。生理盐水冲洗后撒上消炎止血药粉,以能盖住疮面为度。消毒纱条引流。用消毒纱布轻轻作压力包扎,并用胶布粘贴固定,注意防止污染衣被。
如果患儿不配合,可在骶麻下行手术。骶麻药可用1%~2%普鲁卡因5~15毫升,在第二骶椎棘突向下注射2~3厘米,有落空感后注入麻醉药。待麻醉后按上述方法治疗。
(3)内治法: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常用药: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金银花、紫背天葵、皂刺、黄岑、赤芍、连翘、生地、地榆炭等。热重加黄连、大黄,便干加大黄、玄参、芒硝,腹胀加厚朴、枳壳,肿痛较剧加乳香、没药。水煎分2~3次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如果大便干,腹胀者,可用大承气汤通下,腑气通则热自能外泄,有利于控制局部症状的发展。并嘱家长给患儿多喂开水及水果。
常用药物:大黄1.5~3克,厚朴5克,枳实5克,芒硝1.5~3克。水煎2次,分2次服。
(4)其他疗法:穿刺抽脓。适用于小儿不合作,又不能耐久坐位者。在有条件医院可用5%普鲁卡因2~4毫升局部麻醉后,从低位处用一次性12号针头刺入脓腔将脓液吸尽,局部外敷鱼石脂软膏或金黄散。并可配合10%鱼石脂软膏外敷或中药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