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的功效都一样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发讲究。特别是对保健食品更是倍加青睐。毛竹笋,这在三四十年前被视为救饥之物,现已悄然跻身于保健食品之林。人们认为“每日吃鲜笋一片,足以保证每天维生素A的需要量”,“经常食用鲜笋,具有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作用”。真是这样吗?要弄清这个疑问,首先要认识笋的种类。
专家指出:仅在我国就有各类竹笋150种左右,但能作为蔬菜食用的仅有20多种。从食用笋的品质而言,最好的是冬笋,鲜嫩美味俱佳;南方市场上大量上市的化笋,也还比较适口;紫笋品质中等,可咸可甜,南北皆能适应;毛笋品质差,肉质老,味道苦涩。因此“毛竹笋”一词,一般在农贸市场中很少使用,常被简称为“竹笋”或“毛笋”。人们日常对竹笋的种种食用功效的认识,多是以冬笋、和化笋为依据而归纳出来的,对毛笋并不适用。冬笋和化笋虽能作为保健食品经常食用,但毛笋只是一种普通食品,大量食用不但不能保健,而且可能有害。
毛竹笋主要产于长江以北地区。为了保证“天南星”在“竹鞭”中的寄生物源,毛竹笋内含有比冬笋、化笋高出好几十倍的草酸,不仅使口感味苦质老,而且大量食用后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钙化”代谢。草酸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使人体内缺少正常钙化所需的钙,阻碍“钙化”过程,从而引起骨骼发育不良;同时,生成的草酸钙又是一种不溶性废物,容易在肾脏和尿道内积累,可能诱发肾结石和尿道结石。此外,草酸还易于与人体内的铁结合,生成一种叫“草酸亚铁”的物质,妨碍肠道对铁的吸收,容易导致贫血发生。因此,毛竹笋不宜生吃也最好不要大量食用。
市场上销售的冬笋、化笋色泽洁白,而毛笋常带黄色。竹笋烹调宜先用沸水焯5-10分钟,并换1-2次水,这样不仅可以使毛竹笋口感鲜嫩些,而且对其中的草酸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毛竹笋可作为一般蔬菜,适当食用是没有问题的,成年人每月不要超过1.5公斤。有肾结石和尿道结石病史者不宜食用,贫血儿童也应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