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最后还是中国的?
孙正义这步棋走的确实有点臭了. 投资阿里的时候,淘宝刚刚崛起,电商行业被传统企业看不起,作为互联网的门外汉,软银在阿里巴巴困难的时候投入巨资,并坚定看好。而阿里为了报答软银,将淘宝的购物体验进行了大幅改进,并推出了支付宝。
如果按这个套路走下去,即使阿里巴巴发展壮大了,也是软银的功劳。但孙正义后面忘了自己的初心,想把阿里巴巴集团控制在自己手里。他先是在关键时刻阻止了马云收购雅虎中国,接着在2014年逼迫阿里巴巴进行私有化退市,从而将阿里的控股权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孙正义错了,他忘了一件事情,阿里巴巴除了网络外,还有最核心的东西——梦想!马云最初创办阿里巴巴就是为了搭建一个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平台,他不可能背弃自己的初心,把阿里巴巴卖给孙正义。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事件,马云拒绝和孙正义见面,阿里其他高管也集体反对,最终阿里巴巴成功上市,虽然融资规模远远小于当初软银预计的350亿美元,但毕竟实现了马云的不被控制的愿望。
失去了最好的收购机会后,孙正义开始打第二个主意,那就是通过Yahoo! Japan来控制阿里巴巴,为此他不惜向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支付高达780亿美元的高额违约金,也将让他背负上日本有史以来最为昂贵的老板的名号。当然,孙正义此举也有他的考虑,毕竟在中国,想要直接收购阿里巴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日本软银集团宣布,已经将其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以约4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一家由银湖资本牵头的投资财团。本次收购财团包括投资管理公司华平、台湾富士康、日本邮政公司、美国投资公司Dragoneer和日本电信软件供应商NTT DOCOMO。
这笔交易的规模是今年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大并购案,仅次于辉瑞收购爱力根和丹娜赫收购爱迪生电气。此前软银曾计划出售760亿美元资产,用于偿债,所以这一交易的完成标志着软银的债务偿还取得了进展。
软银本就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控股公司,2000年软银宣布从雅虎购买了阿里巴巴的33%股份和70%收入分成,从2005年到2014年软银连续6次向阿里巴巴注资,先后获得阿里13笔购股权证。软银还曾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之后才逐渐减少持股比例。
在2016年开始,软银不断卖出其所持的阿里巴巴股份。有分析认为是因为软银在那一年开始,不断向其子公司WeWork注资,在那一年至上市前(2019年),软银给WeWork注资45亿美元,为了保持自己的控股优势,只能变卖阿里巴巴股份。
而WeWork的上市以失败告终,软银因此损失惨重,因此在今年3月宣布出售价值410亿美元的资产,目的主要是为了偿还借给WeWork的高息债。其中阿里巴巴的股份就占了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