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什么生肖是涌?

阎国涛阎国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鼠:《礼记·礼仪》中称“鼠”为“啮”,注曰,鼠也,啮物为生,故名。(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牛:《周礼•地官•牛人》载,“牛人,掌祭祀之牲牢,及百物而养之”。郑玄注云,“凡祭祀供其牢实,及祀日,执其事。其,牛也;牧,养牛者也。”可见古代把牛用来祭祀和饲养。 (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

虎:我国古代民间历来有“虎头蛇尾”的说法。《汉书·律历志》就有记载,“始加一焉者,阳数始于子,岁之首也,故谓之初。午,阳气盛极,阴气萌生,虎始交,阴阳相配,故谓之中。申,阳之极也。阴盛阳微,故曰末。”“首尾”又俗称“首肖”、“尾肖”,因以“肖虎”代指年底。(见中国古代百科词典 ) 兔:在古时称为“菟”。《诗经·魏風·伐檀》中有“未見君子,惄如調饑,一簞食,一豆漿,朝夕饋饋,不能厭復”的詩句,其中“一簞食,一豆漿”就是“一箪食,一豆飲”,“飲”字易爲“浆”字。《禮記·檀弓下》云,“食夫饘,則於是乎執燭焉,至于喪事,亦如是矣。”鄭玄注疏“饘”即“饘粥”。孫毓修撰寫的《古文辭筆釋》對此有所解释:“此粥本謂糜,既熟,反覆攪和,所以名齋。”可见“饘”即是“糜”。《說文通訓定聲》引王應麟言:“糜,狀似大米,磨成細粉,可飯可湯。”又引元明善話:“朝暮間餞,一棗一栗,名曰䇲飯。”由此可以推知,古代的“飯”和今天的“飯”不同,用“米”做成稀糊狀的飯稱為“飯”,用“麥”等做成稀糊狀的飯稱為“餌”,用“黍”等做成稍乾的飯稱為“糕”。後來才統一用“米”做原料做出來的軟硬適中的食品稱之為“飯”。

雞:古人很早便以“雞”字指稱這個動物,並且一直沿用至今。但“雞”字的字形變化顯然受到了“酉”字形構的影响。《說文解字》收錄的“鷄”字,上面就從“酉”,並且注解说:“酉,酒器也。”“雞”與“酉”結合成字,顯然是表示“酉”內裝着鳥類。新穎的甲骨文字形則更直接表達了禽鸟在“酉”中的樣子—(見商周紋樣研究) 狗:最早的金文“狗”字,右边是一隻看门的狗,左邊是人用手按着嘴,似乎是在阻止狗亂叫。後來的字形的“犬”字,則是把“堵嘴”的人簡化成了一個短竖。清代段玉裁著的《說文解字注》對此有所說明,“犬,守屋之獸也……蓋人執手按口状。”(轉引自 中国大百科全书)

豬:在古文字學家眼中,“豬”字是一個很特別的文字。王寧在《古文字構形學》中論述道:“由於漢族先民養豬歷史悠遠……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裡有很多字寫作‘家’或‘豭’,而且都讀作ju。”所謂“家”或“豭”,就是用來指稱猪的。

钱英彦钱英彦优质答主

生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丰富的成语、民谣、歌赋和绘画,以及民俗风情等等。其中“鼠”字打头的成语有50多个。像首鼠两端、沐猴而冠、画蛇添足、龙腾虎跃、狐假虎威、鸦雀无声、犬马之劳、羊羔跪乳、狡兔三窟、蛇蝎心肠,以及“龙马精神”、“生龙活虎”、“气吞牛斗”、“金鸡报晓”、“杀鸡焉有用牛刀”,等等,用十二生肖形容、比拟人和事物,在我们使用语言时十分普遍,我们对十二生肖的熟悉程度与喜爱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生肖民俗,已传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除了纪年使用干支纪年外,日本的生肖和中国几乎完全相同;越南使用的生肖与中国相同,所不同的是以猫代兔;韩国生肖与中国相同,只是以牛代替了黄牛;马来西亚生肖与中国不同,使用的十二生肖是龙、鸡、猫、羊、象、狗、水牛、犀牛、兔、猴子、蛇、龟。

生肖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生肖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其生命力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珍惜生肖文化遗产,认真做好继承、利用和发扬光大的工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