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脾虚便秘怎么调理?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且本身新陈代谢旺盛,吃得多,生长发育快,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消化问题,其中便秘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婴幼儿便秘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的便秘两大类。器质性便秘多由肠道畸形狭窄、先天性巨结肠、高钙血症、红细胞生成异常症以及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功能性便秘则有结肠运动功能障碍、进食量不足、食物成分不恰当,运动量不足、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对器质性便秘者不能盲目调理,应当及时就诊,而对功能性便秘者,则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中医调理措施:
一、中医按摩法:(1)脐周按摩法:用右手掌的鱼际部位按于神阙穴(即肚脐中心),在肚脐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分钟。(2)腹部按摩法:左手掌平放于腹部,右手掌叠加于左手背上,从左向右按摩腹部10分钟。
二、中药内服法:(1)消导药:婴幼儿容易食积导致大便干燥难解,可用小儿化食丸6-10丸,1日2次。(以下药物用法均为1日1剂,煎2次,分2-3次服用);(2)清热药:如大便干结,排便疼痛,面赤心烦,睡卧不宁,小便短赤,可予用黄连上清丸,每次半丸-1丸,或用增液承气汤;(3)理脾药;如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可予以健脾丸,每次半丸-1丸,或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4)温脾药:如肢冷面白,腹痛拒按,大便干结难解,可予以附子理中丸,每次半丸-1丸,或用温脾汤加减。
三、单方验方:(1)生芝麻10克,捣成泥加入适量蜂蜜,开水冲服;(2)生莱菔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3-5剂为1疗程。
四、针灸治疗法:针刺四神聪、百会、曲池、合谷、天枢、支沟、上巨虚等穴以调整肠胃功能,具体操作可根据患儿的体质等具体情况,予以针刺、灸疗、电针或耳针等治疗。
五、饮食疗法:(1)鲜梨汁:取新鲜甜脆的鸭梨两个,洗净后切片,用适量的凉开水浸10分钟后绞汁饮用,每日1-2次,可润肠通便。(2)冬枣汁:取新鲜的冬枣5枚洗净,加水煎15分钟后取汁代茶频饮,可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六、小儿推拿治疗(1)清大肠:自食指根至指端成一直线,作推旋100次左右;(2)清胃经:自拇指指根至指端成一直线,作推旋50-100次;(3)清小肠:以小指指根为起点,沿小指尺侧推向指尖,推旋100次左右。
七、其他治疗:鲜芦荟15克,加凉开水50毫升搅匀,置锅内隔水蒸至汁液被芦荟完全吸收时,将蒸熟的芦荟1次口服。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在医生的当面指导下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