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其实成语?
成语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词语。在学习和使用中,人们会碰到很多成语,例如:望梅止渴、老马识途、一诺千金、大公无私、胆小如鼠、大义凛然、乐极生悲、破釜沉舟……这些都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成语一般简洁精辟,往往跌宕有致,在运用中,如果能准确的运用,它将以最深邃和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深奥的内容。如果不会正确使用成语,可能会贻笑大方。所以,正确学习和使用成语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成语具有十分明显而深刻的古代文化特点,简括、含蓄和形象。汉语里的成语是相当稳定的语言片块。其词形的字数、意义的指代、语法的功能,通常不会有很大的变异。例如:一言九鼎、三头六臂、三足鼎立、两败俱伤、一泻千里、一鸣惊人、五湖四海、十拿九稳、二桃杀三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些成语的意义和功能,都基本定型,不能轻易加减字数。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这些出处从我国的古籍中可以查到、找到。例如:退避三舍、怒发冲冠、三顾茅庐、完璧归赵……都有史料记载和故事来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成语看作是一批语言的化石。成语是我们汉语中不可替代的一笔文化财富,它以其固定的格式反映了中国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表现了人们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人生的许多深刻的体验。从这个角度讲,也十分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继承。
在浩如烟海的汉语成语海洋中,有成千上万个成语,需要我们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和运用。为了满足人们学习成语需要,我们广泛搜集了当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并且精选出其中最有价值和最有文化意义的五千多个成语,编成了本书。
在释义方面,我们对成语的义项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此外,为了方便人们理解和使用成语,每一条目下还有:拼音、释义、近义、反义、同源、辨析、例句、应用、故事出处等几个项目,力求对成语的语汇信息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