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冷的发抖怎么回事?
小孩由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脂肪层薄,末梢循环相对较弱,新陈代谢旺盛等,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受寒,尤其是足部受凉后,不仅会使上呼吸道黏膜功能受损而发生感冒,而且还会引起肠痉挛等,导致小孩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都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现象。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小孩由于受寒出现一些比较奇怪和少见的症状,如手足抽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这些症状往往让家长不知所措,张口结舌,如果一旦遇到,你是否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处理呢?
一、热汗后受寒惊厥俗称“捂惊风”。
主要原因是患儿前汗后寒,由于出汗后受寒,尤其是头部突然受凉使血液中的钙离子与酸根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盐类,使血液中的有效钙减少从而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引起成群的肌肉收缩,出现惊厥等类似癫痫的发作现象,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刚会走路的男孩,家长应给予格外小心。
二、手足抽搐症患儿从外表上看营养发育良好,但大多有佝偻病的病史,多因平时活动少,户外活动少,加上不注意饮食结构,冬春两季由于天气冷而减少孩子外出活动而容易诱发手足抽搐症,主要表现为面肌及手足抽搐。
三、阵发性苍白患儿多为3~6岁的男孩,突然出现一侧的手、上肢和面颊严重苍白,局部发凉,可能是由于受寒引起局部血管痉挛造成局部血流量减少所致,数分钟左右病情可缓解,一般无其他不适。
四、冷惊厥是小儿受凉,尤其是头部突然受凉后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发病形式,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男孩,但发生率并不高,常表现为手足抽搐、面色苍白、呕吐及严重的腹泻,易被误诊为佝偻病、腹泻病、脑膜炎等,应引起家长及医生的警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儿受寒后出现发抖症状可能有以上四种原因之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