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几画五行属什么?
燕冉最佳答案
【字形】
「字」,是形声字,从「子」、部。《說文》中解釋此字的意思為「子部」,而其音與「淄」同。《玉篇》中則解释道「字,書字也,從予」;「予」,古音yǔ。因此「字」的字形在秦簡中寫作 或 。漢代隸書出現之後,這個字變成了 。小篆中的字形則為 。
我們現在使用的繁體中文“字”字形的來歷則是由正統的楷書所確立的,即由唐代初期的褚遂良所創,一直沿襲至今。
【五行】
那麼這些字形的五行的歸屬又是哪裡呢?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甲骨文的字形獲得答案。《說文》中解釋「字」的意思是為「言著於竹帛,謂之文也」。也就是说在甲骨文中,“字”字形的本義就是象形表示文字寫在竹筒上或是布條上的樣子——這也是“字”一詞最初的含義。“字”的偏旁“子”金文和甲骨文皆象形,即像寫在一張薄紙上的樣子(見图2)。
由此可見,“字”的偏旁“子”屬於木,因而整個字屬於水木類。 而“卜”的金文象形圖3)顯示,右上部為一隻手,而左下部為裝置有火種的容器,兩部分合起來像是在燒灼甲骨進行占卜。由此可見,“卜”字屬於火類。
字算几画,通常有三种算法:
(1)按规范字形算笔画,遇“点”为“捺”的简体字,如“为”、“心”、“尾”、“市”、“书”、“农”、“礼”等字,应按繁写字形计算笔画,但“云”字仍以四笔计算,“永”字仍以五笔计算。其他简化字则皆按简化字形计算笔画。
(2)全按繁写字形算笔画,取通用字典中的繁写字形笔画为准。
(3)全按简化字形算笔画,不作任何变通。这里推荐采用第(1)种算法,理由有两个:
首先,第(2)种算法过于繁琐不切实际,既不方便使用,也没有必要;
其次,第(3)种算法不够完善,有漏洞,会“误伤”一些字,如“为”字应该按9笔算,而按简化字形则成了4笔;“心”字应该按9笔算,而按简化字形则成了3笔;同理,“尾”字应该15笔算,“市”字应该18笔算,“书”字应该18笔算,“农”字应该18笔算,“礼”字应该21笔算,但按简化字形则成了10笔、10笔、6笔、7笔、6笔。这些字在实际取名中都很常见。
这些字若是按笔画数去五行吉凶测吉凶,就会完全颠倒。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第(1)种算法,既方便操作也比较完善。按这种方法算笔画,字典里多数字的笔画数和大家以往的习惯是一致的,只有上面那些字笔画数发生了变化。
上面这些字,除了“云”、“永”、“万”、“门”、“申”等字外,笔画数都比简化字形多,多数都是成倍地增加,像“礼”字简化前笔画是21笔,简化后只有4笔,简化前后笔画数差了5倍以上。“万”字笔画增加了2笔,“申”字增加了1笔,而“云”字和“永”字不但没有增加笔画,反而减少了好几笔,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虽然按照传统习惯,“云”字总是4笔,“永”总是5笔,但是按照《汉字笔画总数确定方法》里对笔画的定义,这两个字在规范字形的字库中笔画本来就不是4笔、5笔。
以GBK字库和GBK内码扩展字库(3.0版)为例,在那里,“云”字是3笔,“永”字是6笔。只不过我们在具体书写时习惯在“云”字一横后和“永”字三撇后断笔写成4笔、5笔,于是就造成了笔画数的差异。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学识见解,还请字形字音字义笔画等汉字专业人士斧正。
以上内容供您在计算笔画数及进行起名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