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马赛事奖金多少?
去年12月,苏州太湖半程马拉松在苏州吴中开跑,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名选手参加比赛 其中全程组4800人,半程组2200人,是近年来参赛人数较多的一次。 最终,来自肯尼亚的Kipruto Koenkoe以59分55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冠军,中国选手杨春山、刘洪亮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而来自埃塞俄比亚的Sintayehu Legese则以65分47秒的成绩夺得女子全程冠军,中国选手张新艳、金铭远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男子半程方面,来自埃塞俄比亚的Tadelech Bekele以51分54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并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中国选手李林峰、蒋国祥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而女子半程决赛则上演了“中国德比”,杨花与李丹分别以1小时09分22秒和1小时10分03秒的成绩夺冠,邓海兰获得季军。
除了国际高水平运动员抢滩半马,国内也不断有新人崛起,实力不俗。在去年的太湖半程马拉松上,两名浙江选手包磊、蒋国祥就先后刷新了自己创造的半程赛会纪录,而今年双双闯入全马决赛圈,也展现了不错的前景。从报名成绩来看,去年半程赛前十名中有六人是跑进20分钟的,而今年全程赛中前八名中有五人半马成绩是低于20分钟的。
本次大赛总奖金为17万元,全程项目录取男女前三名给予现金奖励,分别奖励金额为6000元/人;半程项目录取男女前三名给予现金奖励,各奖励金额3000元/人。
如今各种跑马赛事越来越多,而且,覆盖的地区也越来越广。对于广大跑步爱好者,甚至一些非跑步人群,都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但是有的跑友在付出大量辛苦的训练之余,在参加半程马拉松时却没有获得半马的达标成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是距离问题,中国田协,甚至是国际田联对于A1类和B类赛事,均要求丈量路线必须在规定距离的0.1%之内,A类赛事必须在20公里以上。因此,所有A1和B类赛事的全程马拉松距离都会超过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的距离也会超过21.0975公里。
以北京马拉松为例,北马的全程距离为42.198公里,超了0.003公里;半程距离为21.101公里,超了0.004公里。这超出来的距离不能小看,按比例来说,如果全程马拉松是42.195公里,跑完全程所需要用时为4小时,那么这0.003公里的距离就会让你多花费4.8秒,而且北京马拉松比标准距离多出的这0.003公里,还是在最后的冲刺段,会大大影响冲线成绩。当然,北马作为超顶尖A1类的中国首马,距离控制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了,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发现很多所谓马拉松赛事的距离,都严重超标!
其次是成绩问题,大家拿到成绩证书后,都会发现上面标注着“净成绩”和“枪成绩”,究竟哪个算数呢?这就必须要提到一个叫弹性关门时间的概念,全程马拉松的弹性关门时间为14小时,半程马拉松的弹性关门时间为5小时。什么叫弹性?就是参赛者要在弹性关门时间内通过终点,然后成绩证书上的“净成绩”和“枪成绩”显示时间相同时,你的净成绩才等于枪成绩。如果超过弹性关门时间通过终点,那么你的“净成绩”显示的数字就是弹性关门时间!
还是以北马为例,去年北马是在9月17日早晨7:30鸣枪起跑,全程的关门时间是当天下午5:30,也就是过了早上7:30,再过10个小时必须得跑完全程。由于去年的起点上相当拥挤,从起点的最后一排到最后的起点线,用了至少40分钟,所以很多人是在8:10甚至8:20才真正迈开腿跑起来,因此,很多跑友是在下午5:30以后过终点的,这种情况下,他的净成绩就是10小时,无论实际上花了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