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院怎么坐地铁?
在安定门内,离鼓楼和雍和宫都很近的 公交:乘124、109、683路到“宝华里”站下车即可;(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城区中医医院) 地铁: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A口出,往北走几百米即到;或地铁2号线“朝阳门”站C口出,南行500米即到。 新址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甲27号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乘地铁9号线到国家图书馆站下,从A出口出去后往东北方向步行大约1公里左右到达。 或者乘坐地铁4号线到人民大学站下,由B出口向北步行约1.3公里可至医院东门。
地铁路线: 东直门: 地铁2号线, 在“东直门”站下车(C口出)
和平里北街: 地铁2号线在西直门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平安里”站下车。
鼓楼: 地铁2号线 在“鼓楼”站下车。
雍和宫: 地铁2号线 在“雍和宫”站下车。
安定门: 地铁2号线 在“安定门”站下车。 西直门: 地铁2号线, 在西直门外大街上车的乘客请到“宣武门”站下车;在“车公庄”站下车乘客请往G口出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号,东直门地铁站内有指示牌指出向何处出站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跟随指示牌在东直门地铁站C3口出,然后向东北方向沿东直门内大街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建院于1956年12月,由北京、天津两地的五家中医医院合并而成。建院时著名老中医学家赵恕初、施今墨、孔伯华、萧龙友的子女、学生刘仕昌、施奠邦、孔维城、萧相炳等26名专家教授担任了医院的各项领导工作,并汇聚了董建华、吕炳奎、施今墨、赵绍琴、朱良春、刘渡舟、陈彤云、董尚友、任应秋、郭子恒、吕仁和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中医专家教授,先后有30位全国著名老中医长期在院内坐诊,为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医、教、研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成为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药高等教学先进单位、北京市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和卫生系统“文明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设有本部和国际医疗部(东区),总占地面积159831平方米,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现有床位1200张,设内、外、妇、儿等临床医技科室69个,职工2798人,拥有国医大师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级名老中医7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4个,教学名师8名,优秀教师5名,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共建工程“十百”层次11名,“千”层次17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4名。医院中医妇科、中医肛肠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内科心血管专业、中医肿瘤科、中医皮肤科、中医眼科、中医护理、中医疮疡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周围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脑病中心、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科、乳腺疾科、中医皮肤病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妇科、肾病科、超声波科、泌尿外科、眼科、口腔科、骨伤科、介入血管科等科室为北京市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及中医药科技先、特色重点专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开设有特需门诊、知名专家、专家门诊、专业门诊、普通门诊、急诊24小时应诊。年门、急诊量达16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2.5万人次。在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中医肛肠科采用中医药结合针灸、理疗、熏洗、坐浴、灌肠、外治等特色疗法治疗各种肛肠疾病,疗效显著;中医妇科在宫血、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不孕不育症等病患的诊治独树一帜;针灸科把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失眠、偏瘫、面瘫、颈腰椎病、带状疱疹、小儿脑瘫、焦虑、抑郁等疾病的治疗,屡获奇效;肺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胸、肺部感染等疾病,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皮肤科自拟的14种内服方剂和20余种外洗、外搽、溻渍、熏洗方剂治疗湿疮、牛皮癣、黄水疮、酒渣鼻、扁平疣、多发性疖肿、单纯型脓疱疮等疾病,疗效独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