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地方缺电资料?

贡颖婷贡颖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作为在发电行业混了多年的小职员来尝试答一下。 首先,我国电力供应是否充足且稳定呢?答案是肯定的。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794亿kWh,同比增长5.5%;最高日电量139.58亿kWh(出现在夏季),最低日电量122.34亿kWh(出现在冬季)。虽然气温差别导致不同季节的用电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全年来看整体变化不大。

其次,我们再看供电可靠性指标——停电小时数。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平均停电小时数为15.2个小时/户,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3.2每小时/千户)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6.8每小时/千户)。其中,居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小于100小时,工业用户小于150小时。

我们再来看看供需平衡情况。根据中电联统计,2018年全国统调电厂发电量53509亿KWh,同比增长5.2%。全国电网实际供电量54736亿KWh,同比增长5.5%。综合来看,我国的电力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最后看发电量结构。目前中国发电量由火电、水电、核电等组成,其中水力发电占比较高,达到17%,而核能发电占比较低,只有大约4%。中国目前的发电量结构中,火力发电占据主导地位,比例高达79%。

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并非缺电国家,但也不是用多少电产多少电的国家。之所以出现电力供给不足的情况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同时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因为水力的可再生属性,所以并不计入节能减排领域),导致水电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

而中国目前的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还不算很高,煤炭开采能耗大、污染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随着煤电产能的释放,火电在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提升,短期内水电会在发电量中继续下降,这也会拉低整体的供电可靠率。

荆立业荆立业优质答主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能源消费和生产力布局也不尽合理。就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而言,我国的80%集中在东部、北部地区,从能源品种看,煤炭资源的90%在北方,水能资源的80%在西南部,油气资源的50%以上在西北部。而经济比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能源资源十分缺乏,主要是靠外地调入。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电力流向主要从北往南。电力工业主要取决于能源资源,因此在电力的生产、消费、流向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总的来说,中、东部地区电力需求增长强劲,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和市场等原因,电力增长较为平缓。

由于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发供电能力和负荷必须时刻平衡。近年来,电力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使这种平衡关系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从全国电力电量平衡趋势分析,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电力短缺情况,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供需矛盾在今后几年将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东北和北方一些能源基地由于本地市场容量不大,煤电油气运协调问题和环境容量的制约,电源建设上不去,同时由于对外(如到京津塘地区)送电有所减少,东北地区和北方一些省份也将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使过去电力有余和缺电交错出现的矛盾演变为普遍性缺电。

与此同时,电力供应和电力消费的地区失衡情况也十分突出。中、东部地区用电增长很快,而中、东部一次能源资源有限,水电、核电短期内又上不去,需要依靠外来煤电送入的电力数量愈来愈大,使这些地区受区外来电水平影响的安全性愈来愈大,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区外来电(或部分)中断,其供应将出现很大缺口。因此,对于中、东部地区,一方面是电力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又严重缺乏受电电源和调峰容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