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地铁站在哪?
“轨道交通”这个词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有火车在地下跑——其实这只有北京上海广州这种超大城市才有,而且也不是在地下跑,而是在高架桥上走(如北京地铁的十号线) 这些城市之所以能修筑这样的快速交通,是因为其人口多,车也多,造成市区塞车严重;其次,这样修筑的交通线路,往往不是直接连接两个最大最繁忙的客运中心——比如北京西客站和天安门,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
这样修筑的另一个原因是避免噪音影响居民,比如说北京地铁二号线,因为要绕过城区,所以线路几乎是斜着穿的,这样就避免了正阳门、崇文门等地区的人口密集区。 当然修成这种形式的轨道交通,投资就非常大,不是一般的大。相比之下,还是我们太原这样的城市,修地铁比较划得来——即使只考虑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的话。
太原的地铁规划是东西两线,东线从迎泽公园到山西大学,预计三座车站,建设造价估算180亿;西线从南内环街到迎泽桥西,大概也是3座,造价176亿。两条线路合计356亿。
如果单算经济账的话,每公里造价估计在5.2-5.4亿元之间,比北京上海都便宜不少,仅比广州稍微高一点。
1、地铁1号线龙城广场站地处深圳罗湖区,是深圳地铁1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车站,位于深南大道与大剧院地铁东广场交叉口,由深铁置业有限公司开发。龙城广场是深圳地铁1号线的重要站点之一。1号线龙城广场站主体车站长286m,宽32.4m,埋深28m,基坑开挖深度22~28m,建筑面积约3.82万平方米。是深圳市目前规划规模最大、建筑面积最大、最深、体量和换乘客流量最大的地下车站。本站是1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枢纽站,1号线部分为岛式站台车站,并预留1号线至5号线的联络线路段,3号线部分为一岛一侧式车站
2、 地铁站内装修将以“大剧院的歌剧元素”和“科技之光”作为龙华线龙华广场站的设计概念。“大剧院”是罗湖城区乃至深圳的城市艺术文化地标的重要代表,是深圳重要的市政文化设施,是歌剧、音乐剧和戏曲等高档大型文艺演出艺术殿堂。歌剧院的穹顶、廊柱及乐符元素,可以作为地铁车站设计构思的源泉,将艺术殿堂的文化氛围带入地铁车站以提升车站的文化品质。“科技之光”设计内涵源自深圳市作为“科技之城,信息港”的城市定位,同时考虑3号线是深圳为适应龙岗科技创新走廊的高速发展而建设的城市轨道线路,以“科技”作为龙华广场站的设计主题比较符合轨道网络发展的长远概念,“科技之光”表现了现代科技发展之迅猛,象征着地铁交通给3号线沿线和深圳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